凹猫

一枚普通的建筑师,爱吐槽的设计狗
小小的细节控,爱折腾的技术宅
哦还会按快门

杂念集·关于尺度


尺度的表现总是建筑设计无法绕开的话题,同时也是需要考虑的切入点之一。当使用者触摸到墙体之时,当使用者在街道上观察之时,当使用者在脑袋里想起、甚至某些情况下只是一个无关细节的符号之时,建筑都还是那个建筑。良好的设计会在各种尺度上对使用者有所回应——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——这种设计的贯通感,也因此得到了验证。

诸如此类的不同场景,赋予了建筑多重的意义。多重尺度的拉伸伴随着建筑的落成,会在每一个使用者的心里留下痕迹,那些被忽略或被放大的细节、轮廓的剪影,总是在不断的交织、更替,甚至无法说清楚它最终的样貌——必须在设计开始就有完备的考虑。

在以往的设计中,街道观察者的尺度总是被最先考虑到的,这与绘图的比例似乎有天然的联系,如1:100、1:200的比例基本能反映清楚建筑的整体轮廓与高宽关系:标志性的转折与建筑要素可以被表达,但是更多的细节无法看到——即便绘制了也无法看到。这里无意讨论,图纸的实际使用方式最终会如何影响图面的构成,只是从图面上就能一览建筑的轮廓,更像从较远处,或者站在街道的对面观看它们:细节的缺失并不足以影响建筑的丰富程度,在这个尺度上,纸面与实体,均无需对观察者有细节上的回应。

大样或者详图的情况有所不同,阅读者更像是面对面的观察一个建筑,你能注意到设计的逻辑,发现构件之间的主次之别、材料之间的连接关系。线条交汇处的折角反应着设计师的巧思,拿手触摸着外墙,能体会到石材解理的参差与指间的摩擦,感受金属的冰冷与抛光带来的寒意,或是栏杆历经风雨,上面缀满着的青苔。材料与纹理带给建筑的气质,在这个尺度上精准的回应了观察者的期待,细节的魔鬼在这个尺度上才开始它真正的表演。

我们考虑设计深度的时候,往往可以先从比例、图幅开始。虽然事事也不尽然——单纯的放大比例会显得“纸”倍功半,倒不如遵循在街道上观察建筑的直觉,“先打印出来看看”。倒是现在有许多详图的绘制,往往流于绘图技术的表现,或仅仅为了实现功能而绘制——更像是一份图集——虽然这不是应该苛责的地方——但作为设计层面,似乎缺少了某种设计上的灵性:那种能提振灵魂的思考,在细微尺度上对设计理念的回应,即所谓有灵魂的设计——功效学在此以绝对的优势占据了话语权。

(2019.2.2)

   
© 凹猫 | Powered by LOFTER
评论